发布日期:2017-01-02点击量:765
目前国内证券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受托投资管理和自营投资四大部分。受到后两项业务信息披露公开性透明度以及这两项业务本身特点的制约,笔者认为,要对这两项业务的经营业绩作出客观合理的考核目前尚不具备条件。
因此,本文先就对信息披露相对公开充分的投行业务作出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2004年证券行业的竞争格局。
证券公司的投行业务主要包括证券发行承销和财务顾问业务,其中以前者为主。
发行承销:呈现三大特征
2004年共有143家公司在A股市场通过新股发行、增发、配股、可转债等手段募集资金835.06亿元,较之2003年的796.08亿元增加4.90%。但是,2004年的新股发行规模明显减小,98只新股共募集资金355.65亿元,而2003年的66只新股募资金额合计高达453.51亿元。与新股发行相反的是,2004年的增发规模和配股规模均比2003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融资金额来看增幅分别高达89%、50%。
2004年共有58家证券公司获得了证券发行承销项目(仅指新股、增发、配股和可转债),也即有近20家具有主承销商资格的证券公司在2004年失去行使其主承销商权力的机会。按照承销金额(证券发行所募集的资金金额)排名,中金公司以135.13亿元的承销金额位列榜首,占证券发行承销市场份额的16.18%;前4位、前8位的市场份额分别达38.20%、52.85%。
与2003年相比较,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在2004年的股票发行承销(不含可转债)市场中呈现明显强势,三家所占市场份额共计44.62%。2004年股票发行承销金额位居前4位、前8位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0.90%、64.22%,而2003年的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1.11%、64.79%。
2004的证券发行承销市场上主要表现出以下几大特征:
一是合资券商异军突起。成立于2003年4月的首家中外合资券商———华欧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全年共完成了6单主承销和保荐业务,总融资额近25亿元。于2003年11月26日开业的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有限公司,也在2004年中航精机和七匹狼的IPO项目中初现身手。
二是券商定位有所调整。从券商承销家数和承销金额来看,部分券商专注于大单的承销项目,如实力较为雄厚的中金、中信分别都在大单项目上颇有收获,其每一单项目的平均规模分别在45亿元、26亿元;而部分券商则以小单项目见长,如广东证券、天同证券、兴业证券等,尽管其承销金额所占市场份额仅为1.6%左右,但其项目数量却也不少。
三是新股发行包销风险加剧。在新股发行、增发和配股三种融资方式中,增发和配股的包销史早已有之,但新股发行包销却是近年才有所显现。2004年新股发行包销案例更是有增无减,平均包销比例已至1.14%;98只新股中仅有不足5只新股无需主承销商包销,在其余包销程度不一的新股发行中,最高的包销比例竟达16.5%(华林证券承销的双鹭药业)。
财务顾问:中小券商竞争力初显
财务顾问业务在国内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已是业内共识,但财务顾问业务的发展时间较短,券商在这一领域内还面临投资咨询公司、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投行等各类机构的竞争。Wind资讯仅依据上市公司公告数据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公告的上市公司委托管理、租赁购销、吸收合并、要约收购等财务顾问项目中,有1/3的项目是由证券公司以外的其它咨询机构担任财务顾问,其余2/3的项目由45家证券公司担任财务顾问。
回顾近几年来证券公司在上市公司财务顾问这一业务的开展状况,可以发现证券公司财务顾问业务的一些特点:
获得项目较多的主要是当时业内具有相当实力和较好声誉的证券公司,如国泰君安、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等;若从项目数量的集中度来看,2003年前五强证券公司的市场占有量约为25%,而2004年这一指标达到近40%。
中小券商开始渗入这一市场。较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中小券商在财务顾问这一市场中的竞争力开始显现。2003年财务顾问的前十家基本是老牌券商,而2004年如东北证券、方正证券等承揽的项目也居于前列。
上述分析表明,从投行业务来看,在证券发行承销市场上,优势券商的强势地位愈发明显,中外合资券商的竞争力也逐渐显现,中小券商此项业务的拓展空间更显狭小。
2005年,新股发行累计投标询价的试点逐渐展开,这就对券商投行的整体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保荐人制度对保荐机构以及保荐代表人资格的持续动态管理,无疑将使得中小券商的保荐机构资格难以得到持续稳固。
较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券商财务顾问业务尽管面临其他咨询机构的竞争,但其在该业务领域仍具有一定优势,并且中小券商的竞争力也不容忽视。
因此,如何进行业务定位,或许是券商投行开展业务的根本所在。(中原证券研究所 邓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