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1-02点击量:395
摘要: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投融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的特点以及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的对策。
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态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态势
1 创新基地发展迅猛。西安是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龙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西安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几年发展迅猛,经济总量已占全市的半壁江山。国家科技部先后批准西安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国家863软件产业孵化基地和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产业基地。西安软件园被国家计委挂牌授予全国十大软件园。
2 新兴产业日益壮大。西安依托科技资源优势,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达4700余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04家。200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56 5亿元,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形成了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四大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3 科技工作充满活力。近几年来,形成了以西安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防科技工业等企事业单位科技力量为依托,以技术项目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科技计划为引导,以产、学、研相结合为主体,以“抓大、有小、扶中”为目标的科技产业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实施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1000多项,选育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300多个,培育、组建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100多家。这些项目和企业已经成为我市软件与信息网络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高技术成长点和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受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特别是资金的限制,西安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缺乏规模性的龙头企业,它们的弱势非常明显。
2.由于形成时间短、规模小,造成股权结构单一、股本较小。
3.资金规模偏小,结构不尽合理,资产的流动性不足。
4.许多企业脱胎于一些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主要成员多是科研方面的专家而非管理或金融专业人才,这就造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重研发而轻销售,缺乏大量合格的营销人员和健全的市场销售网络,销售资金回笼慢。
5.有时在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时企业的某些项目就匆匆上马,结果出现缺乏长远发展目标和明细的企业定位等发展战略问题。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的特点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高新技术产业化,在宏观上指高新技术作为整体形成新兴产业的过程,在微观上指一项或相关的若干项高新技术由企业通过研究、开发、创新转化为商品,形成规模,进而发展到由多家企业生产,形成相关高新技术的产业,最后再渗透到其它产业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着来自技术、市场、金融、政策及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其中金融风险是指资金不能适时提供而导致创新失败的可能性,高新技术项目投资不仅难以预测其成功率,其财务预算也是难以准确确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据国外资料统计,高新技术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开发三个环节所需的资金匹配是1:10: 100。一般地说,高新技术资金投入的50%-60%为研究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开支,物资投入少。而到后期阶段,要投入大量机器设备、仪器仪表、原辅材料、能源及建筑物等,具有资金密集的特点。由于高技术产品寿命周期短,市场变化快,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少,从而容易出现因为某一阶段不能及时获得资金而失去时机,从而被潜在的市场竞争对手淘汰的危险。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的特点
1 投资的高风险性。以美国硅谷著名的KPCB(KleinerPerkinsCaufield&Byers)风险投资公司为例,它每年筹集的资金大约有1亿美元,其中约有6000多万美元专门用于成立新公司。在每年的2000个融资申请中挑选出十几个进行投资。在这些投资中,约有一半会完全失败而颗粒无收。
2 投资的高收益性。高新技术产业有很强的扩张性和市场垄断性,能获得可观的垄断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作为一种权益资本,就可以获得高额的回报。KPCB公司早期的KP公司在1976年成立时,投入10万美元获取“基能科技”(Genentech)25%的股份,后增加投入10万美元。到 1980年“基能科技”股票上市时,KP公司资本增殖到1 6亿美元,是原来的800倍。
3 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周期长,资本回收较慢。投资领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运动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过程,因而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周期的长期性,体现在技术开发阶段的技术复杂程度、成品的市场开发时间和增殖资本的推出时间等方面。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特点
1 可融资资源的稀缺性和融资渠道的狭窄性。正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特点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可融通并愿意被融通资源的稀缺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性、风险性、集约性和时效性与一般投资主体资本运作中坚持的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和组合性相冲突,使得金融渠道狭窄。
2 资金供给主要来源是基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风险投资。政府作为市场调节主体,很少也不可能给予大量的直接融资,银行作为资本资源配置的重要机构,在放贷行为上存在着逆向选择问题,即迫切需要资金且资金回报率高的项目往往因为风险高而得不到银行贷款,如果获得贷款的高风险项目开发成功,提供贷款的银行除了能得到正常的贷款利息外,得不到任何额外的风险收益,全部风险收益均为企业所获;相反,如果企业开发失败,银行则要承担全部贷款风险。这种风险与收益的失衡将降低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贷款的动力。基于以上分析,资金形成不足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普遍特质。经济发展总是在生产诸要素有机结合和不断运动的基础上实现的,而生产要素的供给并不都是充分的,于是,人们就只能根据最短缺的那一部分资源要素来配置与之结合的其它生产要素,这就是经济学中的“短边原理”。此时,短缺的要素就构成资源利用和配置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
三、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的构建及融资渠道的制约因素
(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区投融资体系的构成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高新区管委会通过财政引导、市场融资、招商嫁接、风险投资,初步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3家银行在高新区建有分支机构,如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大区行总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开发银行和西安市商业银行等,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服务和一定的资金支持。
2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在区内吸引并已相继成立风险投资公司145家。其中,新加坡祥峰公司、香港软风公司等10家国外风险投资公司在高新区设立了办事机构。
3 建立了一定的企业经营发展服务体系。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各类产业计划达500多项,其中列入国家计委高技术示范项目、科技部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新区之首,为企业获得了5亿多元的资助。在西安市所承担的火炬计划项目中,有90%以上是在高新区内实施的。高新区科技投资服务中心已为120 多个优秀项目提供了贷款担保。
4 高新区财政还设立了青年科技人才创业基金、留学人员创业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作为扶持科技人员创业的“种子资金”和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扶持资金。
5 西安高新区已培育上市公司6家,买壳上市公司4家。有6家企业正在进行香港创业板及境外上市的准备工作。有近30家企业正在进行国内二板上市的准备工作。
(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供给渠道狭窄目前,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供给的主渠道仍是政府财政支持、企业自我投入、金融机构贷款和募集权益资本。但受金融发展等因素的制约,这四个融资渠道是比较狭窄和不够通畅的,其所提供的资金远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
1 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得到的财政资金十分有限。政府财政支持表现为财政预算拨款和财政贷款投入。近年来,西安的研究开发财政投入占GDP的比例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杯水车薪。目前,政府财政资金来源复杂,主要用于支持生产与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重要资源开发,真正能直接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用于研究开发过程的资金依然有限,而且政府财政也难以承受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的压力。
2 由于资金实力不强或对技术创新不重视,西安市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据调查,西安高科技企业研究开发资金投入仅为其销售额的0 5%—1%;而日本企业1998年的研究开发资金投入就已占其销售额的5%—8%,世界百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资金投入占其销售额的比例高达10%—15%。按照国际经验,研究开发资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低于2%的企业是很难生存的,只有高于5%的企业才可能具有市场竞争能力。
3 金融机构普遍以资产保全为主要任务,这就使得它们不愿积极地向高科技企业提供贷款。与此同时,在资金仍是稀缺资源,约束与激励机制尚不合理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可支配的资金往往成为各类资金需求者竞相追逐的“经济租”,难以有效地流向国家产业政策所扶持的经济部门,而流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就更加有限了。
4 当前的股票市场为高新技术产业筹措的资金是十分有限的。在上交所、深交所挂牌上市的门槛和成本都相当高,成为高科技企业进入股市融资的制度性壁垒。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由中小型企业及民营企业构成,虽然它们的经营机制灵活、技术创新程度高、产品适销对路,但由于经营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低下,其中的大多数还是被现有的股市“游戏规则”排斥在股权融资的场所之外。进一步,现有的沪、深股市系统风险较大、投机色彩较浓、股票价格并不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投资价值,充满不确定因素的高科技企业很可能成为人们的炒作对象而不是投资对象,既影响风险资本的筹集,也不利于风险资本的退出。
四、完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的措施
高新技术成果能否产业化,不仅依赖于高新技术成果本身,而且依赖于客观上是否存在一个能对技术进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机制,一种新的金融支持系统。借鉴国内外投融资的先进经验和西安发展的实践,努力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筹措市场化,建立健全政府投入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直接融资和以银行贷款为支撑的间接融资相结合,以外资和民间资本为补充的投融资体系。
1 西安各级财政每年的科技投入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市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市科技创新研究开发计划,重点支持技术创新的重大项目。要创造条件,精心组织,积极主动地争取国家、省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市政府设立高新技术产业扶持资金,扶持资金采用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融资担保方式,支持规模化生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发展。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的作用,资金使用坚持公开化、程序化、市场化,实行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依照绩效原则、集中原则、放大原则、后评估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推动企业成为投入的主体。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费要占销售收入的1%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以上,并逐年有所增加。盈利企业技术开发费年增幅在10% 以上的,经税务部门批准,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年增幅在10%以下的,可按实际发生额抵扣应税所得额。
3 组建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按照高起点、市场化、规范化的要求,政府投入资金发起,吸引证券公司、优势企业等入股,组建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逐步建立以社会资金为主,产权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机构。鼓励、引导境内外风险基金或公司到西安开展业务。制订风险投资管理办法及优惠政策,鼓励上市公司、民间资本和个人出资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到国内外“二板市场”上市直接融资。抓住“二板市场”即将启动和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扩建的机遇,建立健全西安技术产权交易机构,争取在西安建立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分支机构,拓宽西安的风险资金融资和退出渠道,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建立风险投资损失补偿基金,推进风险投资的发展。
4 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融资担保基金。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金融保险系统、社会捐赠和定向募集,启动资金应以政府为主。为防止风险损失,提高担保资金运行效果,可设立担保资金管委会,同时采取一些积极的防范措施。首先,设立担保备用金,每年将10%的风险准备金用于弥补资金的损失;其次,根据项目的风险程度,按担保额的1%-2%收取担保手续费;担保金上限一般为1000万元;最后,允许用资金的一部分投资国债等证券增值,以补充担保资金,减少风险损失。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信用担保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以融资担保为主的信用担保。建立和实行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准备金制度和财政有限补偿担保代偿损失制度。
5 对于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应鼓励组建成公众募集公司,优先安排上市指标,对于效益好、具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和项目,经批准可按资本总额的一定比例发行社会债券。
6 积极探索个人和家庭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渠道和方式。西安市拥有一批年轻富有阶层,他们在寻找具有挑战意义的投资项目。政府可以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支持,逐步完善投融资的法律法规,使这一分散的、个体的、自发的民间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7 构建五大投融资平台。筹划构建投融资指导工作平台、上市融资平台、产权和股权交易平台、私募资本市场平台和中短期借贷市场平台,从而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与各类投融资机构的合作,搭建双方之间的交流平台和投融资政策信息传递平台,发掘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价值,促进各类投融资机构的投资。(摘自新浪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