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1-02点击量:380
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后、会前学者对收入分配问题如何认识?
关于收入分配
裴小革:科学的收入分配应有利于增加财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裴小革在搜狐财经发表《什么是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收入分配》一文,文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十分激烈的现实面前,我们必须把是否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科学发展,作为分析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的首要标准。文章指出,创造财富是分配收入的来源,不能激发劳动者创造财富积极性的分配,必然损害经济的科学发展,最终也会损害所有人的收入。所以,我们制定的各种收入分配制度,都不应忽略每个人的劳动贡献差异,要保护劳动贡献大的人得到更多的收入。要使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必须建立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其他机制为补充的层级结构,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形成纵向、横向流动畅通的网络体系,从而构成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协调、稳定的相互关系,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素质和能力,找到自己在这个网络上的适当位置。
张晓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注重金融为穷人服务。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指出,根据财产分配与收入分配的现状,目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注重金融为穷人服务。张晓晶认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这次会议的重中之重。中国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兼顾效率和公平固然重要,但要采取措施防止“资产贫困陷阱”。基于资产对于福利的影响,一些学者提出资产贫困概念。也就是说如果穷人没有资产,那他就失去了因资产积累而带来的福利。财富或资产分配的不平等会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特别是在一个不发达的金融市场上,资金供给与需求机制形成一个怪圈:越是资产贫困者,越是不能积累资产进行投资,他们仅有的储蓄会成为资产富裕者投资的资金来源,形成“资产贫困陷阱”的恶性循环。突破“资产贫困陷阱”,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推动金融更好地为穷人服务:推行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促进农村金融多元发展;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正视非正规金融的合理性,允许其合法存在等。
关于紧缩货币
无论通货膨胀目前是潜在整体性的还是局部过热,中国人民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在4月27日实施以来,似乎还存在进一步紧缩的可能。
巴曙松:加息是货币紧缩信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新经济导刊》(2006年第10期)发表《加息是货币紧缩信号》一文。文章认为,中国当前货币运行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流动性的泛滥,流动性的泛滥不仅是中国宏观调控者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金融界需要面对的新挑战,由此可能导致资产泡沫、投资过热等问题,成为货币决策者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货币决策者在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还需要面对升值的压力,这就对货币政策操作提出了更为艰难的挑战;从利率政策看,在当前宏观背景下,利率政策呈现一定的双轨特征,即为满足不同的货币目标而形成不同的操作特征,主要表现为信贷市场上抑制投资增速和货币市场上缓解投机压力这一不同货币目标带来货币政策的双轨性;从货币市场运行角度看,为了应对可能的升值压力,货币政策决策者有意在货币市场持续维持较为充足的流动性,保持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也在客观上对冲了部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持续宽松的货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为汇率改革创造了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目前来看也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这种效果;在银行信贷市场上通过维持相对较高的利率,来达到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目标。
宋国青:紧缩货币势在必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在《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紧缩货币势在必行》的文章,认为紧缩货币势在必行。宋国青分别从内需替代外需、利率明显偏低两个方面论述了紧缩货币势在必行。从内需替代外需的角度看,按保守的估计,如果完全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替代贸易顺差增量的大幅度下降,那么2006年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应当比2005年一季度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实际才高出4.9 个百分点。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总需求的环比增长率保持在目前水平上不再上升,环比的通货膨胀率也会在未来几个月内赶上来。从利率明显偏低的角度看,贷款高速增长的基本原因是利率太低。目前,中国的真实利率远低于其他主要国家。虽然当前的消费价格通货膨胀率比较低,但这是不合意的,社会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也是比较高的。合适的存款利率是保持宏观经济平衡和提高微观经济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杠杆,人为增大银行存贷款利差会导致很多方面的歪曲。
关于石油储备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能源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对石油的消费。如何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
刘戒骄: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戒骄在《新青年·权衡》杂志发表《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考量》一文,认为应该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增强安全保障程度。刘戒骄认为:世界石油储量的减少和长距离运输的增加,不仅使美国为争夺中亚、欧亚以及从大西洋到中国海地区的能源运输控制权采取更强硬的政策,而且将使东亚国家之间为争夺石油、天然气资源而展开更激烈的竞争,石油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将更脆弱。能否从战略视角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石油供求各方的多边合作,加大石油生产、传输、储备设施的投资,开辟多元化的进口来源和运输通道,提高石油供给的安全程度,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战略问题。虽然石油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仅占1/4,但是它对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不应被低估。从战略的角度看,中国应该开辟俄罗斯、东亚运输通道,实现油气进口渠道多样化;应该提高天然气的结构地位,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同时要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增强安全保障程度。
余维彬:中国不适合建立大规模的石油储备。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余维彬在2006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电力行业专场上作报告时表示,中国不适合建立大规模的石油储备。余维彬认为: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是过高,相当长时间内保持较高外汇储备符合我国特点。我国金融体系仍然存在很多矛盾,正在进行金融改革,包括人民币汇率改革,目前保持较高外汇储备可增加人们对银行系统及人民币的信心;虽然中国进出口规模超万亿美元,但外汇形势逆转起来也很快;用外汇储备来购买不能生产利息的石油是真正的浪费;中国不适合建立大规模的石油储备,解决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通过外交、技术改进来降低石油依赖性。(摘自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