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1-02点击量:369
今天,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布招股书,IPO重启第一单终于亮相。至此,分三步走的“新老划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资本市场的新时代正渐渐展开。
股市以久违的热情迎接“新老划断”的到来。股权分置改革一周年之际,监管部门公布了“新老划断”的两个标志性文件:《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股市仿佛注入了新的动力,一路高歌猛进。再融资新政实施的第一周,沪综指从1500点攀上1600点仅用了3个交易日,周涨幅达到11.29%。
业内人士认为,曾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新老划断”转化为市场短期利好,其实并不难理解。首先,“新老划断”早在市场预期之中,新股发行以及股改中的非流通股逐步恢复流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提前被消化;其次,股市融资暂停了一年,投资者对新股发行有着内在的需求;此外,监管部门一再表态,股市稳定发展是根本,因此,必然有积极的政策安排,恢复融资“三步曲”便是其中之一;第四,发行制度的变革使重启的融资根本有别于往日的“圈钱”行为。
按照既定的战略安排,“新老划断”分三步走。第一步,恢复不增加即期扩容压力的定向增发以及以股本权证方式进行的远期再融资;第二步,择机恢复面向社会公众的其他方式的再融资;第三步,择机启动全流通条件下的首次公开发行。股改进程、市场环境以及优质企业的上市需求等,无疑是决定“新老划断”进展速度的具体因素。
当市场人士仍在揣测这“三步”中的每一步会如何迈出时,短短的20天时间内,这三步已逐一迈出———G长电发行认股权证,G综超完成定向增发,G申能启动公募增发,中工国际开始首次公开发行。
一个新时代悄然来临。如果说,“新老划断”的方式、时机和节奏的把握非常关键,那么,立足长远的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更为重要。
正在进行的发行制度变革,比如引入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股票、建立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绿鞋”制度)、恢复股票资金申购方式等,通过对定价机制的修改完善、发行的市场化,从源头上对以前扭曲的股票发行定价机制进行了纠正。
为了适应即将到来的全流通时代,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制订,贯穿着减少过度监管、活跃控制权市场、鼓励收购的立法精神。办法还对收购双方的资格、行为进行了限定,从而有利于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和做大做强,促进社会优势资源的整合。此外,完善QFII制度、壮大合格机构投资者队伍等一系列旨在拓宽资金入市渠道的举措有望陆续推出。
业内人士测算,去年底沪深股市流通市值为1万多亿元。即使股改3年后加上非流通股恢复流通,市值也仅4万亿元左右,相比于目前的16多万亿元银行储蓄、以万亿元计的社保、保险、年金等长期资金以及超过15万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股市市值仅占一个很小的百分比,市场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同时,A股市场在股改之后,蓝筹股A股估值已与香港H股接轨,当前实业投资和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在下降,这更加凸显了股市的投资价值。
只有当A股市场承载了能够代表国民经济状况的绝大部分骨干企业时,股市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国民经济晴雨表,才可能进入真正反映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成果的长期牛市。从股改启动到“新老划断”,再到崭新的全流通市场的出现,这是一条不平坦而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新路。站在现在这一时点回望,最艰难的行程我们已经携手走过。让我们共同期待资本市场更加美好的明天。(摘自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