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9-88332278

西安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XI’ AN Technology Financial Services Center

西安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XI’ AN Technology STOCK EXCHANGE Center

香港商报:2005内地金融证券的十声叹息

发布日期:2017-01-02点击量:440

    2005年,内地金融证券市场发生许多历史性的事件,如汇率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外资入股国有商业银行、银行上市等。一系列重大历史变革,对内地金融证券市场产生长远而重大的影响,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希望,但也给人们留下诸多的遗憾。这些遗憾,有的可以弥补,有的将成为永远的无奈。
 
 

  NO.1

  中国经济发展肥了韩国股市

  2005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内地股市投资者并没有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反而是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为韩国上市公司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韩国一些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得到大力提升,韩国股市大涨并屡创历史新高。上证综指今年开盘于1260.78点,到12月27日收盘报1154.29点。这意味着在年内余下的3个交易日中,内地股市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今年大盘年线收阴的事实。从2003年以来,内地股市已经连续收了3条年阴线。尽管从2001年以来内地股市暴跌不止,但最熊的还数2005年。其一,2005年内地股市几乎没有一波象样的反弹行情;其二,上证综指在2005年6月6日更一度跌穿1000点整数关口,内地股市大盘指数倒退了9年;其三,2005年全球股市牛气榜排定,沪综指列倒数第四。

 
 
  NO.2

  内地股市暂停融资

  优质资产流失

  从1993年到现在,内地企业在香港筹资的金额已经超过1万亿港元。2004年H股公司(不包括红筹股公司)在香港股市IPO的融资额第一次超过了内地股市的融资额。2005年前三季度,H股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融资额是99亿美元,而内地市场新发行股票的融资额继续下降到了40亿美元。2005年以来内地股市融资额的下降同正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而暂停新股发行有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沪深股市的融资功能正在退化。就在沪深股市走势与中国国民经济背离的时候,经济学家许小年提供的一张图表显示,在香港股市挂牌的H股公司的股价走势,却与同期的中国GDP增长密切相关。许小年点评图表说道:‘香港正在取代国内的证券市场,成为国内股权融资的重要场所。’

    NO.3

  六成三账户金额为零内地投资者几近绝望

  内地股市阴跌不止,已经让投资者绝望。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有关渠道提供的信息:截至11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数量为7021.787万户,其中持有证券余额为零的账户数为4471.1866万户,占比高达63.68%。对于证券余额为零的账户,市场通常称之为空账户。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沪市A股账户数共有3588.2026万户,其中空账户数量为2182.4669万户,占比为60.82%;深市A股账户数共有3433.5844万户,其中空账户数量为2288.7197万户,占比为66.66%。

 
 
  市场人士分析,内地股市大批离场,是因为其看不到希望。岁末在京沪穗等12个大中城市、20余家营业部对中小投资者的调查显示,在今年的行情中,77%的投资者亏损严重,12%的投资者略有盈利,11%的投资者基本持平。看来,股权分置改革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的利益未能实时显现。

  NO.4

  创设权证涉嫌违法流通股东利益受损

  11月22日上交所发布了《关于证券公司创设武钢权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从而为券商创设武钢权证提供了依据。从11月28日开始,在12亿低成本武钢创设认沽权证重压下,武钢认沽权证连续两天无量跌停三天最大跌幅近50%,宝钢认购权证三天最大跌幅近30%。证券界不少人士纷纷发表质疑创设权证的合法性,认为由于股改对价的特殊性质,在股改方案通过后,权证的行权条件是不可变更的,就是它的总流通量也是不可变更的。一旦扩大权证供应量,势必造成权证价格下跌。甚至有经济学家呼吁暂停发行权证。由于市场的质疑声非常大,创设权证放缓了脚步,在武钢之后仅有白云机场认沽权证一只创设了权证。

    NO.5

  大股东股改增持遭‘滑铁卢’账面巨亏逾6.7亿元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四十多家上市公司均采取了大股东承诺增持来保护流通股东权益,然而市场寄予厚望的大股东增持承诺遭遇账面巨亏和后继乏人的窘境。据统计,截至12月22日,共有19家G股公司大股东投入了超过59亿元资金用于增持。股改激活以来,共有45家公司大股东承诺投入约115亿元资金用于二级市场增持以维持股价或提高持股比例,其中试点阶段20家,全面铺开后25家。已履行增持承诺的19家公司中,只有G华发大股东账面实现明显盈利,G建投大股东实现微利,而其余大股东几乎都处于被套状态,账面亏损已经超过6.7亿元。

    NO.6

  证券法公司法修订中小股民仍乏保障

  今年1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和新公司法,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很遗憾地看到修订后的两法仍在诸多方面留下了遗憾。新公司法失去了一些先进的理念。比如对于独董的规定、增加独立审计师、独立薪酬委员会等未出现在新公司法中。证券法依然存在结构性的缺陷,而且一些国外证券市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规定也未能得到体现。上市公司的退市属于证券立法必须重点给予制度安排的环节,然而数易其稿后,证券法修订草案仍未能做到应有关注。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认为,新的证券法未包含美国证券法律中两条非常重要的原则:辩方举证和集体诉讼,纔能真正做到有效保护中小股民,否则法律还是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NO.7

  人民币升值汇储缩水194亿美元

  7月21日晚7时央行突然宣布:自7月21日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即日起升值2%。总体而言,央行推出改革的时机和措施选择比较成功。然而,在人民币急步坚挺的同时,中国高额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缩水却令人担忧。截至9月,这一数字已达7690亿美元,依据保守估算,80%的外汇储备为美元资产。按7690亿美元来算,汇改前至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缩水近194亿美元。化解目前庞大的外汇储备带来的风险,除了减缓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之外,适当减少美元资产的比重对央行来说也是一个严峻挑战。

  NO.8

  国有银行加速引进外资贱卖质疑声音四起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交通、民生、华夏、浦发、广发等银行纷纷大规模引入外资参股,其速度令人咋舌。中国银行业整体超过10%的股权已经或马上归外资所有。相关部门规定商业银行改革必须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这引发大量专家学者发表言论,认为突击式地在金融领域招商引资,金融企业的股份将有一半以上被外资廉价获得,从而使中国的金融业掌控在外资之手,使中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外资的掌心。国有银行卖给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资产溢价越来越低。2004年中国交通银行引进汇丰银行时获得了86%的资产溢价;2005年建行股权转让仅获17%的净资产溢价;中行获得的溢价只有10%。

而工行的股权转让只有15%的溢价预期。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吴念鲁认为,不能廉价地按照净资产来算股权出让价格,还要考虑几家银行的品牌、客户、市场。

  NO.9

  国储铜事件爆发与国际基金大战告败

  各大媒体在11月份纷纷报道了国储局的一名交易员刘其兵,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私自建立20万吨的期铜空头部位。国际对冲基金嗅到了中国在期货市场行动的味道,疯狂推高铜价。而国储局从11月开始,连续四周每周公开售2万吨铜,自此,国储局与国际对冲基金的大战开始。虽然期间铜价稍有回落,但四次拍卖之后铜价终创新高,国储局将15万空头展期,将战争延续到2006年。而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承认,‘国储铜’事件代价惨重。2004年-2005年,国内企业境外套保进入了风险高发期,中航油、浙江系铜逆向套利在国际市场均损失惨重。

  NO.10

  65.7%的人没有医疗保险‘看病难’成心头之患

  中科院近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目前中国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大约1/4的受访者因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医疗。‘看病贵’、‘看病难’已经成为2005年大众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蓝皮书指出,2005年中国分别有二成的城镇居民和二成六的农民因费用问题,在生病之时放弃去医院治疗。蓝皮书认为,政府扭曲与市场失灵导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健全,医疗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自然导致农村医疗机构服务量的下降,而服务量的下降又导致能力的下降,两者形成恶性循环。(    2005年,内地金融证券市场发生许多历史性的事件,如汇率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外资入股国有商业银行、银行上市等。一系列重大历史变革,对内地金融证券市场产生长远而重大的影响,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希望,但也给人们留下诸多的遗憾。这些遗憾,有的可以弥补,有的将成为永远的无奈。
 
 

  NO.1

  中国经济发展肥了韩国股市

  2005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内地股市投资者并没有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反而是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为韩国上市公司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韩国一些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得到大力提升,韩国股市大涨并屡创历史新高。上证综指今年开盘于1260.78点,到12月27日收盘报1154.29点。这意味着在年内余下的3个交易日中,内地股市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今年大盘年线收阴的事实。从2003年以来,内地股市已经连续收了3条年阴线。尽管从2001年以来内地股市暴跌不止,但最熊的还数2005年。其一,2005年内地股市几乎没有一波象样的反弹行情;其二,上证综指在2005年6月6日更一度跌穿1000点整数关口,内地股市大盘指数倒退了9年;其三,2005年全球股市牛气榜排定,沪综指列倒数第四。

 
 
  NO.2

  内地股市暂停融资

  优质资产流失

  从1993年到现在,内地企业在香港筹资的金额已经超过1万亿港元。2004年H股公司(不包括红筹股公司)在香港股市IPO的融资额第一次超过了内地股市的融资额。2005年前三季度,H股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融资额是99亿美元,而内地市场新发行股票的融资额继续下降到了40亿美元。2005年以来内地股市融资额的下降同正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而暂停新股发行有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沪深股市的融资功能正在退化。就在沪深股市走势与中国国民经济背离的时候,经济学家许小年提供的一张图表显示,在香港股市挂牌的H股公司的股价走势,却与同期的中国GDP增长密切相关。许小年点评图表说道:‘香港正在取代国内的证券市场,成为国内股权融资的重要场所。’

    NO.3

  六成三账户金额为零内地投资者几近绝望

  内地股市阴跌不止,已经让投资者绝望。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有关渠道提供的信息:截至11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数量为7021.787万户,其中持有证券余额为零的账户数为4471.1866万户,占比高达63.68%。对于证券余额为零的账户,市场通常称之为空账户。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沪市A股账户数共有3588.2026万户,其中空账户数量为2182.4669万户,占比为60.82%;深市A股账户数共有3433.5844万户,其中空账户数量为2288.7197万户,占比为66.66%。

 
 
  市场人士分析,内地股市大批离场,是因为其看不到希望。岁末在京沪穗等12个大中城市、20余家营业部对中小投资者的调查显示,在今年的行情中,77%的投资者亏损严重,12%的投资者略有盈利,11%的投资者基本持平。看来,股权分置改革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的利益未能实时显现。

  NO.4

  创设权证涉嫌违法流通股东利益受损

  11月22日上交所发布了《关于证券公司创设武钢权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从而为券商创设武钢权证提供了依据。从11月28日开始,在12亿低成本武钢创设认沽权证重压下,武钢认沽权证连续两天无量跌停三天最大跌幅近50%,宝钢认购权证三天最大跌幅近30%。证券界不少人士纷纷发表质疑创设权证的合法性,认为由于股改对价的特殊性质,在股改方案通过后,权证的行权条件是不可变更的,就是它的总流通量也是不可变更的。一旦扩大权证供应量,势必造成权证价格下跌。甚至有经济学家呼吁暂停发行权证。由于市场的质疑声非常大,创设权证放缓了脚步,在武钢之后仅有白云机场认沽权证一只创设了权证。

    NO.5

  大股东股改增持遭‘滑铁卢’账面巨亏逾6.7亿元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四十多家上市公司均采取了大股东承诺增持来保护流通股东权益,然而市场寄予厚望的大股东增持承诺遭遇账面巨亏和后继乏人的窘境。据统计,截至12月22日,共有19家G股公司大股东投入了超过59亿元资金用于增持。股改激活以来,共有45家公司大股东承诺投入约115亿元资金用于二级市场增持以维持股价或提高持股比例,其中试点阶段20家,全面铺开后25家。已履行增持承诺的19家公司中,只有G华发大股东账面实现明显盈利,G建投大股东实现微利,而其余大股东几乎都处于被套状态,账面亏损已经超过6.7亿元。

    NO.6

  证券法公司法修订中小股民仍乏保障

  今年1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和新公司法,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很遗憾地看到修订后的两法仍在诸多方面留下了遗憾。新公司法失去了一些先进的理念。比如对于独董的规定、增加独立审计师、独立薪酬委员会等未出现在新公司法中。证券法依然存在结构性的缺陷,而且一些国外证券市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规定也未能得到体现。上市公司的退市属于证券立法必须重点给予制度安排的环节,然而数易其稿后,证券法修订草案仍未能做到应有关注。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认为,新的证券法未包含美国证券法律中两条非常重要的原则:辩方举证和集体诉讼,纔能真正做到有效保护中小股民,否则法律还是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NO.7

  人民币升值汇储缩水194亿美元

  7月21日晚7时央行突然宣布:自7月21日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即日起升值2%。总体而言,央行推出改革的时机和措施选择比较成功。然而,在人民币急步坚挺的同时,中国高额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缩水却令人担忧。截至9月,这一数字已达7690亿美元,依据保守估算,80%的外汇储备为美元资产。按7690亿美元来算,汇改前至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缩水近194亿美元。化解目前庞大的外汇储备带来的风险,除了减缓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之外,适当减少美元资产的比重对央行来说也是一个严峻挑战。

  NO.8

  国有银行加速引进外资贱卖质疑声音四起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交通、民生、华夏、浦发、广发等银行纷纷大规模引入外资参股,其速度令人咋舌。中国银行业整体超过10%的股权已经或马上归外资所有。相关部门规定商业银行改革必须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这引发大量专家学者发表言论,认为突击式地在金融领域招商引资,金融企业的股份将有一半以上被外资廉价获得,从而使中国的金融业掌控在外资之手,使中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外资的掌心。国有银行卖给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资产溢价越来越低。2004年中国交通银行引进汇丰银行时获得了86%的资产溢价;2005年建行股权转让仅获17%的净资产溢价;中行获得的溢价只有10%。

而工行的股权转让只有15%的溢价预期。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吴念鲁认为,不能廉价地按照净资产来算股权出让价格,还要考虑几家银行的品牌、客户、市场。

  NO.9

  国储铜事件爆发与国际基金大战告败

  各大媒体在11月份纷纷报道了国储局的一名交易员刘其兵,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私自建立20万吨的期铜空头部位。国际对冲基金嗅到了中国在期货市场行动的味道,疯狂推高铜价。而国储局从11月开始,连续四周每周公开售2万吨铜,自此,国储局与国际对冲基金的大战开始。虽然期间铜价稍有回落,但四次拍卖之后铜价终创新高,国储局将15万空头展期,将战争延续到2006年。而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承认,‘国储铜’事件代价惨重。2004年-2005年,国内企业境外套保进入了风险高发期,中航油、浙江系铜逆向套利在国际市场均损失惨重。

  NO.10

  65.7%的人没有医疗保险‘看病难’成心头之患

  中科院近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目前中国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大约1/4的受访者因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医疗。‘看病贵’、‘看病难’已经成为2005年大众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蓝皮书指出,2005年中国分别有二成的城镇居民和二成六的农民因费用问题,在生病之时放弃去医院治疗。蓝皮书认为,政府扭曲与市场失灵导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健全,医疗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自然导致农村医疗机构服务量的下降,而服务量的下降又导致能力的下降,两者形成恶性循环。(摘自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