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1-02点击量:455
迷失的2.3万亿GDP,近10%的第三产业增幅,在昨天上午正式进入货币政策决策地图——货币政策取向将更加清楚、真实、有的放矢,而投资政策空间则更游刃有余。
“GDP重估后,货币投放应该对第三产业怎样扶持,对第一、第二产业信贷支持比例,都会根据新的产业结构比例来。这是我认为GDP重估对货币政策调整最主要的影响。”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导、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说:“比如过去,货币政策做出一些决策是依据31%的第三产业比例,而现在这个数字变成了40.7%,那么现在,第三产业应该大力发展到何种程度,需要配套的货币政策力度就不一样了。再比如说货币供应出现松紧调整的时候,是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还是第一、第二产业,这些都需要重新做一个思考,这将使货币政策更加准确,更有实效。”
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Stephen·Green表示,GDP重估也影响了他们对投资的看法。目前,固定投资总量在2005年将占到GDP的46%,如果所有新增产出都是出自非投资领域,那么这个比率将下降到38%。这是个更加合理的数字,更贴近于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和韩国在他们快速增长时期的比例。那些曾经担心过中国投资率过高的人,现在可以安心了。
哈继铭表示,GDP重估给了决策者更大的空间,如果GDP增长乏力,那么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信贷政策上,在新数据之下,信贷总量与GDP的比例没有以前计算的那么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更为宽松信贷政策的忧虑有所下降,而信贷的投放能保持投资增长以及经济增长。
不过哈继铭同时也表示,不能因为信贷规模与GDP比例的减小而盲目地放大信贷政策,在钢铁、水泥等行业明显过剩的情况下,盲目增加投资,风险是很大的。“不要因为GDP数据的改变而放松了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警觉,这些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秦军也表示,修正统计口径只是换了一把尺子来丈量中国经济,使我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来解决很多亟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但《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降低GDP单位能耗,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等目标并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另据新华社,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日的例会明确:目前宏观政策取向无须改变。(摘自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