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9-88332278

西安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XI’ AN Technology Financial Services Center

西安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XI’ AN Technology STOCK EXCHANGE Center

宝钢今起增发50亿股A股

发布日期:2017-01-02点击量:537

 


    宝钢创再融资规模新纪录的增发行为,经历了市场从极度反感到无奈接受再到预期明朗的过程。今日,宝钢股份(600019)增发不超过50亿股A股招股意向书终于面世。此次增发,预计实收募集资金总额约为250亿元,其中向社会公众增发部分约为100亿元。昨日,宝钢股份上涨1.8%,上证指数下跌1.11%。

    增发细节明确

    宝钢今日公布的招股意向书关键内容与去年9月22日公布的细化增发方案一致。增发数量为50亿股,其中向宝钢集团定向增发30亿股国家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20亿股。后者包括向原社会公众股股东优先配售部分和向机构投资者比例配售部分,将采用网上网下累计投标询价的方式发行。原社会公众股股东按照股权登记日(4月19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持股数量以10:10的比例享有优先认购权。增发价格的确定将以股权登记日前3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为基准,询价区间为该基准值的80%-85%。

    增发价格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股权登记日的确定,这一数据已经可以大致推算。按照公司的停复牌安排,4月19日之前总共还有今天和18日两个交易日,其余影响询价基准值的28个收盘价已确定。假设今日和18日股价均以涨停报收,计算可知,基准值最高为6.21元,相应的询价区间在4.97元-5.28元之间。假如接下来两个交易日宝钢股份的市场表现一般,股价与昨日持平,也可预计询价区间在4.92元-5.23元之间。

    根据招股意向书,股权登记日在册的单个账户持股数超过200万股(含)的机构投资者,其持股数超过200万股(含)的账户参与优先配售必须在网下进行,其持股数小于200万股的账户仍在网上参与优先配售。股权登记日在册的个人投资者,不论持股数多少,对应账户均在网上参与优先配售;股权登记日在册的机构投资者,其持股数小于200万股的账户也在网上参与优先配售。

    比例配售部分在网下向机构投资者进行。参与网下申购的机构投资者账户将分为A、B、C三类,A类指获售申购股数超过5000万股(含)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组合,其获配股票在上市后有3个月的锁定期;B类指获售申购股数超过3000万股(含)的机构投资者账户,其获配股票在上市后有2个月的锁定期;C类机构账户指获售申购股数超过500万股(含),但小于3000万股的机构投资者账户,其获配股票在上市后有1个月的锁定期。

    增发预计在5月1日前完成,上市公司对集团资产的收购也将于5月1日前完成。宝钢将尽快申请增发股票在上证所挂牌交易。向宝钢集团定向增发的国家股暂不上市流通。

    盈利预计会继续提升

    在熊市之中实施巨额再融资,其难度可想而知。前段时间,宝钢增发的风吹草动已被市场人士戏称为“股指调节器之一”。宝钢此时增发是否合适?在主承销商中金公司昨日召集的媒体见面会上,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贝多广称,“宝钢增发之所以能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一方面是因为管理部门给予了方向性的支持,另一方面,经过沟通,投资者对宝钢通过增发收购集团资产也给予了正面的评价,现在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会受到投资者的欢迎。”他认为,宝钢股份具有投资价值,2005年盈利预测市盈率在6-7倍,股价与海外上市公司相比并不高。

    针对宝钢增发会否拉低大盘的疑问,中金公司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林寿康表示,“股指调与不调与扩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当然扩容会对投资人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但宝钢是只好股票,宝钢增发对于资本市场长远发展来说会是一个积极的推动,也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结构。”

    宝钢增发是为了收购集团资产实现整体上市。公司设立时纳入的资产属于当时集团内颇为优质的资产,因此一直有投资者存疑:集团资产是否并不优质,收购会否拖累上市公司?对此公司曾给出解释称,目前宝钢集团的资产状况与联合重组前已大相径庭。

    今年以来,铁矿石和煤炭涨价等因素会否影响宝钢的盈利预测呢?对此贝多广分析说,虽然涨价因素是存在的,但钢材产品价格涨幅更大,这可以抵消成本上涨的负面影响,公司盈利会继续提升。招股意向书中也提到了2005年盈利预测的风险。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在该盈利预测审核报告中提醒投资者:“宝钢股份和拟收购目标资产钢铁产品及铁矿石、煤炭等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并且不在宝钢股份和拟收购目标资产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上述价格的波动会对盈利预测产生重大的影响。”公司还提醒投资者,由于国家对钢铁行业未来可能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国家货币、财政、利率和汇率政策及整体经济环境变化等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存在,公司2005年的实际经营成果可能与预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司提请投资者对上述风险予以充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