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9-88332278

西安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XI’ AN Technology Financial Services Center

西安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XI’ AN Technology STOCK EXCHANGE Center

VC/PE“痛定思痛”御寒术 挖掘行业“丑小鸭”

发布日期:2017-01-02点击量:584

就在“过冬论”的说法已在投资圈甚嚣尘上之时,VC/PE 也延续着自去年以来的“融不到、投不掉、不敢投”的“心痛”。

  然而,在“痛定思痛”之后,不少投资人开始先行一步为自己谋划冬天的出路,其中独辟蹊径者不在少数。

  寻找“丑小鸭”企业

  一年多前,作为某知名本土创投合伙人的姜成昊(化名)选择净身出户,与几个朋友一起募集了新的基金。虽然赶上了PE/VC在中国大爆发的好时机,但姜成昊所在的新基金却也碰上了投资的拐点。

  “约谈的企业动不动就是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PE,即便是砍一半的价格我还觉得贵。” 回忆起去年上半年的市场,姜成昊颇感“疯狂”。

  就这样,资金在账户上闲置了近半年,姜成昊愣是一分钱都没有投出去。

  日子并不好过的姜成昊,却因为去年年中对一家生物科技企业的投资意外打开了局面。据姜成昊回忆,去年经友人介绍他结识了这家企业的总经理,当时该企业由于产能不足,处于亏损状态,而其在外地的工厂又急需资金。

  在此之前,这是一家投资机构看不上,银行也不提供贷款的被边缘化的企业。在对该企业的基本面、行业前景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后姜成昊发现,虽然亏损不小,但该企业主要生产的工业添加剂产品在行业处于龙头地位,且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及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并已有近千万元的市场销售规模。

  “进入该行业有一定的门槛,该创始团队都在业内扎根了10多年,他们的研发能力在业内占一定的优势,故短期内竞争对手无法超越。”姜成昊判断,这类企业很可能就是未来细分行业的领头羊。

  此外,让姜成昊颇为心动的是,最终入股该企业的价格也仅是当初要价的一半。“企业需要资金,估值又合理,虽然面临一定的问题,但未来发展潜力充足,这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无疑是可控的风险。”姜成昊总结道。

  最终该企业获得了千万元的注资,并迅速启动了在外地的工厂项目。在此之后姜成昊接连投资了好几家类似的企业。半年后,这些企业的成绩让他坚定了自己当初的做法。由于资本的适时进入为上述生物科技企业的新工厂缓解了燃眉之急,这家企业到去年年底达成了1000万元的利润。而另一家净利润为负数的科技环保型企业在引入资金调整业务策略后,现手头订单已累计达2亿元。

  这样的投资经历给了姜成昊不小的启示,与其与同行挤破脑袋去抢一些明星项目,不如去挖掘一些还未浮出水面的潜力企业,以此与一些大的投资机构形成错位竞争。他还给诸如此类的企业起了个统称“丑小鸭”。

  “从质地上来看,这些企业均没有致命的问题,只是现有状况不理想,就好比是工程进行到一半的大楼,缺少后续的资金动工,但投资机构看不上,觉得就是一栋烂尾楼。”姜成昊认为。

资本退出的寒冬

  过去几年,在全民PE热潮的背后是一些大型投资机构以拉网似的投资方式将大量的准上市目标企业几乎一网打尽,这一做法在去年尤其明显。上半年投资项目估值居高不下,下半年则经历市场募集难度加剧,而二级市场急转掉头的尴尬境地。

  于是,在市场尚未探底、最坏的时机还没来之前尽快出手,对于不少投资机构而言或许是种可行的做法。

  某外资创投合伙人最近就在忙活着为自己投资的企业谋划上市之路。据该创投合伙人告诉记者,2年前该机构投资了某网游企业,该企业目前开发的一款游戏虽然盈利,但由于游戏开发具有一定的难度,且需要一定的周期,后续新的游戏开发是否能成功也存在一定的未知数。“现在资本市场走势不乐观,IPO的速度很可能将放慢,投资项目的上市退出机会将不会如预期的理想,企业估值水平也会随之下降,肯定会影响资本平均收益率。所以我们建议企业先走走上市这条路,先冲一把再说。”上述合伙人坦陈。

  现在看来,跟上述合伙人有着相同想法的投资机构不在少数。本月初,证监会公布共计515家IPO申请在审企业名单,除去30家已中止审查,剩余485家企业排队待审。根据投中集团的统计,在该485家排队企业中,有VC/PE背景的企业达到195家,占比达40%。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在细看了这些企业之后发现,不少申报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大多为了上市而上市,只要财务报表一达标就申报,而不少在近一年内入股的Pre-IPO项目的背后更有着数量可观的投资机构的身影。“虽然现在融资环境大不如前,但创业板较之主板、中小板估值还是偏高,细看这些项目的业绩都已处于高点或是拐点上。”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分析道,“往年一般Pre-IPO项目的年回报普遍在50%以上,但现在能有20%已属不错,虽然回报有限,但二级市场的持续低迷还是让不少投资机构想急于出手。”

  在他看来,中国VC/PE正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优胜劣汰逐渐加速,不少投资机构寄希望于上市储备来助其获得持续投资回报,以此来顺利“过冬”。